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以姓氏拼音为序)
1.校内导师
安述明 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9-2014年在德国美因茨大学进行博士研究生学习并取得博士学位。2015-201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博士后研究。2018年全职回国先到东南大学教育部“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重点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调入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工作。现任徐州医科大学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副教授,主要从事慢性疼痛与失眠共病神经环路机制方面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论文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和Cerebral Cortex等期刊杂志,其中JCR一区杂志3篇,论文总引用219次以上。
曹俊平 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主要从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防治和药物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防治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和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1项,参与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研究,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完成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淮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研奖项。曾获得徐州医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和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校规划教材《麻醉解剖学》、《麻醉解剖学实习指导与习题集》和《麻醉解剖学》数字教材。主讲的课程《麻醉解剖学》两度获得江苏省精品课程、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和课程思政先进教学团队。
陈秀侠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医学硕士。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麻醉学组组长。已从事临床麻醉25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麻醉管理经验。主要擅长各种危急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尤其神经外科病人,高危老年病人,小儿病人,心血管病人麻醉的麻醉管理。参与省级课题两项,主持徐州市科技项目社会发展项目1项。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培养研究生十多名,指导研究生获得江苏省研究生科研与创新计划项目。
程伟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全麻原理与毒理研究
中国麻醉药理学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会全国青年委员,医学博士。研究方向:民族药物麻醉、康养作用研究;麻醉肿瘤免疫调控;专利申报和转化;POFP for ERAS相关技术进展;健康扶贫。《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编委。国家GCP证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论文50篇(英文18篇)。申请专利35项,授权26项,发明专利3项。获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一项。2017年日本东京女子大学进修临床麻醉。2019获批新疆自治区课题1项,自治州重大课题2项。2018江苏援克前指援疆先进个人。2019最美援疆医生称号。2019自治州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
丁海雷 教授
研究方向:全麻原理与毒理研究
徐州医学院麻醉学学士与硕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生理学博士,2004-2014年先后在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与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安舒茨医学校做博士后与研究学者。2014年受聘江苏省特聘教授回到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工作,担任江苏省麻醉学重点实验室麻醉与神经发育可塑性课题组长,主要从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与麻醉药物的神经毒性机制方面研究,在Biological Psychiatry、Neuropsychopharmacology、Front Physiol、J Biol Chem、Dev Dyn等杂志发表SCI学术论文20余篇;获江苏省特聘教授资助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与江苏省科技厅面上项目各1项,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排名第四、第六)、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六)。美国神经科学学会、美国斑马鱼研究协会、中国神经科学会、中国生理学会等会员。
高芳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徐州市医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秘书。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工作20年,主要从事麻醉科临床工作,同时承担科室的教学任务。擅长临床各级各类疑难危重症患者的麻醉、在各类心血管外科麻醉、老年麻醉、儿科麻醉及妇科、产科麻醉、神经外科、骨科、减重外科等麻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擅长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穿刺、神经阻滞麻醉及各类困难气道的处理技术。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期刊3篇,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各1项。
贾梦醒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围术期神经精神系统损伤机制及其防治研究
临床麻醉学博士。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7年,具有丰富的临床麻醉管理经验,较强的急、危、重、疑难病例抢救处理能力。主要从事老年患者麻醉、骨科手术麻醉及心血管手术麻醉,重点关注超声引导下深静脉穿刺技术、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连续外周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技术及临床教学。
焦皓 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徐州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徐州市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减重学组组员。医学硕士。擅长肥胖患者麻醉、困难气道处理、危重症的急救和复苏。获国家级和省级多个教学奖项。共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
刘超 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博士,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教授,江苏特聘教授,现主要从事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疼痛的分子机制研究。200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10年毕业于中科院生化细胞所获博士学位。2009-2011年在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从事AD新药研发工作。2011-2018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药理系和生理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19年起任徐州医科大学教授。发表SCI论文10篇,被引用160余次,代表成果发表于Cell Death and Differenciation、The Journal of Neuroscience、 JBC、 Ageing Research Reviews、 Nucleic Acids Research、Traffic等杂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特聘教授基金等多项课题。
刘功俭 主任医师、教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八、九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麻醉医学研究所副所长,《临床麻醉学杂志》《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编委,教育部临床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333”人才,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A级),共发表论文35篇,SCI收录3篇;主译、主编、副主编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及卫生部教材、课件多部;获卫生部课题2项,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教育厅课题各1项。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徐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高校多媒体教学课件竞赛好课件奖2项,完成国家级、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各1项。长期从事临床麻醉、ICU和疼痛诊疗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在麻醉学、重症医学和疼痛医学等多学科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危重疑难病人的麻醉,危重病人的监护治疗和慢性疼痛诊疗。
刘鹤 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医学博士,系统完成麻醉学各亚专科培训,能独立完成常见手术的麻醉管理,并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研修,主攻心脏大血管手术和肝移植手术的麻醉管理。2015-2018年,赴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生物学系Prof. Dipesh Chaudhury神经行为学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全美神经科学会会员,国际疼痛研究协会会员,中国神经科学会会员,江苏省医师协会第三届麻醉学医师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分会会员(基础研究学组秘书)。主要从事:1.慢性瘙痒、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2. 精神疾病与昼夜节律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徐州市临床技术骨干研修计划1项。多本SCI收录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成果发表在Plos One、Experimental Neurology、Biological Psychiatry、Anesthesiology等杂志。
刘金东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现任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麻醉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卫生技术职称资格考试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专家成员、中国高教学会高等医学教育委员会麻醉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江苏省高等学校医药教育研究会理事、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麻醉超声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心血管麻醉分会全国委员、江苏省麻醉学会委员、江苏省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常委兼秘书、徐州市麻醉学会副主任委员、原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副院长。从事临床麻醉及教学工作33年,发表论文8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4篇,SCI论文4篇。承担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医学教育研究项目、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等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6)、获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排名第6)、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排名第4)、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排名第2)、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4项(排名第2)、徐州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排名第1)。
刘苏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1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获麻醉学博士学位;同年到美国帕克大学(Parker University)神经科学研究所做博士后,助理研究员。2013年回国,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2014年,赴德国卡塞尔医院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术访问。2015年被评选为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2016年获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第三层次人才;江苏省青年医学人才。2018年被评选为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副主任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疼痛,特别是骨癌痛的细胞和分子机制及临床治疗。近年来,在Cancer Research, FASEB J, Pain,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等国际权威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多篇, 累计影响因子70余分。最高影响因子15.2分。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数项。
逯晨 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7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医学学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老年医学专业,获医学硕士学位;2014年毕业于美国东田纳西州立大学生物医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2014年加入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神经炎症发生机制:小胶质细胞异常活化调控机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先后在J CEREBR BLOOD F MET、J NEUROINFLAMM、J IMMUNOL等杂志上发表相关文章18篇,累计影响因子70.8分,被引用474次,其中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9篇,累计影响因子45.1分,被引用280次。
马涛 副教授
研究方向:1 全麻原理与毒理研究;2 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04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药理学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职徐州医学院麻醉学院麻醉药理学教研室工作至今。科研方向为全麻原理、疼痛信号转导及其调控等。主持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项,指导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3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主持横向合作课题2项。参编《机能实验学》、《整合医学》等3部教材,发表论文近40篇,其中SCI论文1篇,国家核心论文8篇,教学论文2篇。主讲《麻醉药理学》(2020年被评为国家一流课程)、《机能实验学》麻醉学专业主干课程,参与构建《麻醉药理学》网课。主持徐州医科大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1项,获2019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本科组)二等奖,2015年徐州医学院中青年教师随堂讲课比赛”二等奖,2012年徐州医学院教学成果二等奖(第三名)等,指导本科生发表论文多篇。
齐敦益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全麻原理与毒理研究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副主任、《临床麻醉学》教研室副主任、附属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党支部书记、中华口腔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麻醉医师协会委员、江苏省麻醉学分会气道学组副组长、江苏省抗癌协会麻醉与镇痛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麻醉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事临床麻醉工作28年,擅长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口腔、五官科等专科病人的麻醉及困难气道的处理,对围术期危重疑难病例麻醉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并开展困难气道的处理、可视化技术在麻醉中的运用等新技术。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华麻醉学杂志》、《临床麻醉学杂志》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得省级以上资助课题3项,主编教材1部,参编专著2部,获得省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徐州市新技术引进一等奖2项。
石小东 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美国贝勒医学院访问学者。长期从事蛋白质结构功能及相互作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82072312,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81300930,已结题),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BK20130232,已结题),徐州医科大学优秀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项(已结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s、Journal of Neuroscience、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FEBS Letters、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累计影响因子38,其中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2.121。
申文 主任医师、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现任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主任、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疼痛诊疗学教研室主任。兼任江苏省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候任会长、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徐州市医学会疼痛学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麻醉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女医师协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疼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疼痛学杂志》编委。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多年来从事疼痛诊疗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癌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神经病理性疼痛、癌痛、头面痛、手术后及创伤后疼痛、内脏痛和心因性疼痛等的诊断与治疗。
宋英 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2011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No 31200836),徐州医学院院长专项人才基金(No.2012KJZ15)1项,参与申报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项目(No.12KJD320005)1项。2014年度获得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2018获得年 “泰盟杯”中国生理学会全国高校人体生理学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2019年获得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鼓励奖。指导本科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资助多项。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多篇。
王红军 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麻醉解剖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与内稳态分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疼痛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其防治研究,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及徐州市科技计划等多个项目;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及面上项目多项;参与完成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和淮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在《Pain》等杂志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从事麻醉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参与编写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高等学校规划教材/数字教材《麻醉解剖学》(编委)及《麻醉解剖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副主编),所承担的《麻醉解剖学》课程被评为江苏省精品课程、江苏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江苏省金课”和校课程思政优秀团队,并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王光磊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1994年毕业于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现为中华医学会会员,曾任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第一届全国青年委员,徐州市麻醉学会秘书。主要从事围术期脏器功能保护的研究。擅长危重病人麻醉的处理,尤其对高危产科及肥胖病人的麻醉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工作以来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荣获徐州市科技进步奖2项;徐州市新技术引进奖1项;获2007年“万汶杯”全国科技论文征文比赛第二名。
王午阳 教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重点实验室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特聘教授、江苏省双创人才。2009年毕业于日本鹿儿岛大学,获神经生理学博士学位。2009-2016年分别在加拿大戴尔豪斯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7年入选江苏特聘教授,全职回到徐州医科大学工作。研究方向为细胞膜离子通道生理学和神经生理学。现在的主要研究重点是自噬调控在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免疫炎症反应等各种疾病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在J Cell Biol、PNAS、eLife、Nat Cell Biol、Dev Cell等国际顶尖学术杂志上发表共计发表SCI论文20篇,影响因子达到100以上, 总引用超过300次; 其中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11篇,累计影响因子达到50分以上。
武静茹 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1995年本科毕业留校,在麻醉生理学教研室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2009年任麻醉学基础教学实验室主任。微课“椎管内麻醉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获2019年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曾获校级教学成果奖二、三等奖各1项(排名第一)、一等奖1项(排名第二)。主持并完成校级教改课题三项。2009年6月被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一直从事神经生理学的相关研究,主要涉及药物的镇痛作用及疼痛的产生机制。主持省教育厅课题、市课题各1项,参与多项省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近五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十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
武玉清 教授
研究方向:全麻原理与毒理研究
2007年毕业于南京医科大学药理学获医学博士学位。中国药理学会麻醉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药理学会新药临床前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麻醉学专业第四轮规划教材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全麻原理及毒理”和“疼痛信号转导及其调控”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和“面上项目”1项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50多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发表教学论文6篇,副主编和参编教材专著6部。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
颜明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参与国家级课题四项;主持省厅级课题两项、院级课题多项。获徐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徐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一项;江苏省高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一项。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多次被评为徐州医科大学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优秀中青年学术骨干。在SCI及国家重要学术期刊发表第一及通讯作者论文三十余篇。
袁燕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软组织疼痛学组组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协会软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江苏省疼痛医师学会委员,第一届中国女医师协会疼痛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于香港玛丽医院研修疼痛医学。临床擅长:慢性颈肩腰腿痛、头痛、膝关节炎、骨质疏松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
张茂银 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疼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
医学博士。2017年赴德国纽伦堡爱尔兰根大学医院麻醉科做访问学者。从事临床麻醉17年,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麻醉管理经验。主要擅长各种危急重症患者围手术期的麻醉管理,尤其是危急产科的麻醉以及高危老年麻醉管理。对临床常见的各种急慢性疼痛处理,围术期体温保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处理均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江苏省科技项目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徐州市科技项目社会发展项目1项。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SCI 6篇。
张月英 主任医师、副教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1993本科毕业于徐州医学院麻醉学系,2003获硕士学位。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麻醉科工作20余年,主要从事临床麻醉工作,任小儿麻醉组组长。第十三届届全国小儿麻醉学组委员,第二届江苏省小儿麻醉学组委员。擅长小儿麻醉,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技术,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心血管外科、神经外科等专科病人的麻醉以及围术期危重疑难病例麻醉处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兼任临床麻醉护理学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临床麻醉护理学的本科教学,并参与麻醉护理的毕业后教育。主要研究方向:全麻原理及围术期脏器功能保护。参与省级以上课题2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际和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获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徐州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
赵林林 副主任医师
研究方向:全麻原理与毒理研究
江苏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心胸学组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麻醉超声专科委员会常务委员。发表核心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取得国家专利2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主持省教改课1项,参编人卫版教材1部。
赵文静 主任医师、教授
研究方向: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机制及其防治
江苏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重症医学学组常务委员、徐州市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面负责重症医学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从事危重病患者救治近30年,擅长脏器功能保护与脏器功能衰竭患者救治,手术后严重并发症、多发性创伤、MODS、休克、ARDS治疗、心脑血管意外等方面保持较高的抢救成活率、应用先进的生命监测与生命支持技术,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多次指导徐州周边地区(苏鲁豫皖)各级医院的多学科危重病的救治。同时承担医学院危重病教研室《危重病医学》、《麻醉学》的理论教学及临床实习、进修带教工作。临床工作开展的《药物对VILI防治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获得徐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承担课题:《亚低温血液净化对肝性脑病患者脑保护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2018年参加欧洲重症医学年会,是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